一对身患新冠肺炎夫妇与武钢二医院的不解之缘发表时间:2020-06-09 09:13 3月31日,华润医疗旗下武钢二医院新冠康复病房内,心内科医生陈功孝如往常一样穿戴整齐进入病房工作,查房时,刚开口说话就听见3床患者王先生(化名)的妻子张女士(化名)说:“是您呀,我记得您,您就是2月份在专科感染科大楼隔离病房帮助过我的那个天使。” “虽然隔着厚厚的隔离服和防护镜,您戴着面罩,我看不清您的样子,但您的声音一直珍藏在我的心底里。我一直以为您是天津医疗队援汉的医务人员,想着再也见不到您了,心里总有深深的遗憾。不想,今天在这里再次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原来您是武钢二医院的医生啊,我真地好高兴!”张女士兴奋地说道。 “哦,原来是您啊,您不是早都出院了么?”陈功孝疑惑地问。 “您知道的,我老公因抗疫也感染了新冠肺炎,在金银潭医院ICU接受治疗,治愈出院后,我特地专门陪他到咱们医院来康复!不为别的,就因为2月我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照护,我信任你们。”张女士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一股热流涌上陈功孝的心头,他一时陷入到回忆诊治张女士的那段日子当中。 张女士刚住院那几天,武汉天气阴冷,又刮风又下雨,和张女士同住的婆婆是位重症患者,每晚婆婆因疼痛不停呻吟,张女士害怕极了,丈夫又失联,孤独无助的感觉让她一度精神崩溃。一天夜里,陈功孝到她房间查房,她哭诉着央求陈功孝帮忙换个病房。 此前,陈功孝已知道张女士的情况,看到她那孤独、无助、渴望的眼神,陈功孝双眼模糊了。他安慰道:“我马上想办法,尽全力帮你”。 疫情初期病房是极度紧张的,陈功孝大半夜里围着楼层一圈一圈地找,一趟下来,防护靴套歪向一侧。夜里风大,吹碎了楼层的玻璃,即使很小心地走,玻璃渣子还是扎破了他的脚,脚踝的防护服也破损了。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当时心里就只有一个信念,能帮一个人,就是帮一个家庭。 终于,围着楼层找到第四圈时,他找到一张稍微好点儿的床,为张女士换了病房。 不久,医院抽调陈功孝支援省委党校方舱医院,走前,他特意叮嘱所有同伴多多关注一下张女士。 现在看到张女士恢复良好,再回想当初所为,一切都挺值的。陈功孝感慨道。 张女士住院期间,亲眼瞧见年轻护士为同病房的病重婆婆一口一口喂牛奶,一勺一勺喂饭菜,每天数次毫不嫌弃地处理大小便,耐心地鼓励婆婆多吃、多喝一点,增强抵抗力。这些在张女士眼中看来本是娇滴滴的、父母手中宝的孩子们,对患者无微不至的照护深深感动了她。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张女士新冠康复出院后,就去血液中心献血。她只想,能够为抗击新冠病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她作为一个康复者应尽的责任。患病期间,她受到了太多关爱,收获了太多感动。现在治愈出院了,献血可以让她回报社会,让一位病人有所好转,让一个家庭团圆。 献血时,张女士告诉工作人员,她的丈夫还在金银潭医院昏迷,至今未醒,身为妻子也不能伴他左右,她请求他们把她写给丈夫的信交给治疗他的医疗团队,念给他的丈夫听。工作人员爽快答应了。 信来到了治疗团队手中,护士们戴着护目镜在其丈夫王先生床边为他朗读。爱的声音,心的呼唤,当护士们念到第三封信时,奇迹出现了,王先生终于醒了。张女士知晓后,兴奋地感叹道:“自己真是太幸运了,到哪儿都能遇到这么好的人!” 在2月底,随着新冠患者陆续康复出院,武钢二医院润心患者服务中心建立了“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指导群”,将在该院治疗新冠的患者拉进群内,帮助他们做好后期康复。张女士作为患者,也被拉进群里。 群内的医务人员每天会“云督促”患友们测量体温、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做八段锦运动。远程指导康复患者科学、主动地进行康复训练。每周二、周五晚上,群内还会邀请援汉医疗队及武钢二医院专家微课授课,并且随时在线答疑。 每有患者到复诊时间,医务人员还会提前1-2天点对点电话提醒他们复诊。 群里的种种举动,医务人员做的一切,让张女士感觉到医院的人文关怀,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她想,医院的院长一定也是位有爱心的院长,就像一群大雁,领头雁飞得好,飞对了方向,其他的队员才会飞得好。 舍近求远, 带着丈夫到武钢二医院康复 张女士的丈夫王先生终于新冠康复出院了,另一个难题又来了。躺在床上2个多月,王先生的骶尾部出现了巨大的压疮。张女士想到自己治疗新冠肺炎期间受到武钢二医院好的照护,且该院治疗压疮有特色,她决定舍近求远,将本该入住江岸区某医院的丈夫直接转入到地处青山区的武钢二医院。 见到王先生,他非常激动,说道:“我一住进医院,还在隔离期,胡主任(医务部部长胡晓东)、彭主任(护理部主任彭静华)就来看我。入院的第一天,胡主任不顾我在隔离期,想都没想上前按我的腿,问我有没有知觉,要我随着他手的力度试着发力。不仅仅是这一天,此后的每天他都会来看我,问我好不好,哪里不适。 还有彭主任,告诉我妻子该如何护理我,见我出现足下垂,告知我需要康复师进行干预,这是我在其他医院没有得到过的温暖,在其他医院,我只是一个“工具”,在这里,我感觉自己是个人,医务人员有爱心,细心、耐心,他们尊重我,让我在这里感觉到爱。” “现在我转科室了,他们也几乎是天天来。” “在金银潭医院住院期间,我不能下床,不能洗澡,身上气味难闻。刚来医院,医护人员就给我擦洗身子,现在,我整个人清爽多了。” 用胳膊擦擦眼里的泪,王先生继续说道:“我去过很多医院,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待遇。住进隔离病房的第二天,外科吴主任(吴峰)就来看我,我知道,自己压疮严重,骶尾部烂了一大块,肌肉腐烂,深可见骨。但吴主任戴上手套就为我清创,丝毫不顾我还在隔离期。我担心会传染他,吴主任却摆摆手表示没关系,他说:“让我仔细看看伤口,再回去讨论如何对您进行后期治疗。” “感动的事情太多太多,病床上躺久了,我出现足下垂,腿部没有知觉,康复科的谢大夫(谢振华)每天都会对我进行康复指导,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告诉我,做的治疗是为了恢复哪块肌肉,指导我做膝关节,踝关节运动,今天,我的脚能微微地做“勾”的动作,这与他的付出不无关系。”王先生将医务人员对他的关爱尽数道来。 张女士接过话茬:“不仅如此,谢大夫还通过微信给我发了许多新冠康复治疗的视频,要我跟着视频做康复操。他还告诉我如何正确给丈夫翻身,不会闪了腰。他对我说,丈夫的康复痊愈需要时间,我不能倒下,一定要先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好丈夫。” 刚住院的几天,王先生身体乏力、不想吃饭。为了让他能多吃点饭、增强自身抵抗力,医务人员变着法儿地劝他,和他妻子一起,想方设法让他多吃点”。王先生直言:“这些医护工作者就跟我的家人一样,生活、身体、心理,他们都放在心上,我在这里治疗,每天都觉得自己被重视。 目前,王先生做了两次创面负压吸引引流术,压疮已经比来的时候好多了,在团队科学诊治和精心护理下,王先生的精神越来越好。 “感谢每一位‘逆行者’,感谢每一位坚守一线的‘白衣天使’,感谢战友们,是他们让我感受到初春的温暖,是他们陪我度过了一个难以忘怀的2020。”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王先生直言:“感谢这些医护工作者,有他们在,我们放心!” |